详在『金匮要略程应旄曰:哕之一证,有虚有实。 余知其然也,不知其何由生?
气味辛甘发散为阳,酸苦涌泄为阴。后凡称中风者,皆指此脉证而言也。
惟其大便不利,痞□满痛,始属里病;小便不利,呕逆短气,始属饮病,乃可攻也。此方即理中加桂枝而易其名,乃治虚痞下利之法也。
盛怒者,迷惑而不治。肺朝百脉,输精于皮毛,毛脉合精,气行于腑,腑精神明,留于四脏,冲和百脉,颐养神气,利关节,通九窍,滋志意者也。
虽未能尽愈诸病,庶可以见病知源,若能寻余所集,思过半矣。火力者,腰肾强盛也,常须暖补肾气,饮食得火力,则润上而易消,亦免干渴之患。
故复发其汗以抑卫而和荣,荣卫和而病自愈矣。桔梗、贝母、巴豆三物,其色皆白,有三物白散之义,温而能攻,与寒实之理相属;小陷胸汤,乃栝蒌、黄连,皆性寒之品,岂可以治寒实结胸之证乎?